学术交流

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教授来校讲授如何面对文化遗产

作者:admin 来源:文学院 日期:2014-4-16 14:53:46

 

4月15日下午,通化师范学院客座教授、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、民俗学专家曹保明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名为“如何面对文化遗产”的学术报告,副校长朱俊义、我校著名文化学者孙文采教授、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全体成员、文学院部分师生共同聆听了这场学术盛宴。
曹保明教授是我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、《民间故事》杂志主编、省文联副主席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申报委员会专家组组长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先后出版著作80余部,共2000多万字;深入民间考察累计行程18000多公里。他足迹遍及白山黑水,先后带领专家成功地申报了省27项国家级非遗名录,190项省级非遗名录,1项世界级非遗名录,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功勋人物,成为东北文化的代表性符号。 报告会上,他从“一个行走在土匪窝里的人”的自我介绍开始,结合自己如何敏锐地从抗联历史中发现“关东土匪”这一非遗命题开始,详细描述了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寻找“三江好”、走进“小白龙”等生动事例,结合“最后一个铁匠”、“鹰的文化”、“东北秧歌”、“关东猎狗”、“东北木板年画”、“人参文化”等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例,以生动的语言和澎湃的激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什么是“非遗”,“非遗”构成的六个要素、四个特征,如何进行遗产分析和遗产调查,并着重强调了“遗产描述”这样一种重要的思想能力、文化能力、表达能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中产生的重要作用。
曹保明教授在讲述中向在场师生分享着自己宝贵的心得。“要把亲历遗产变成生活,遇到挫折时不能回头,碰到任何问题都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理由。”“一定要记住,了解遗产时要坚守自己的责任,同时也要应对各种困难,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对遗产的保护和挖掘。”“传统是生动的,我们的遗产描述也要生动,用遗产的生动性来感染他人,才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题中之义。”
曹保明教授为我校广大文化爱好者开启了更广阔的学术空间,他几十年如一日钟情于文化事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、坚忍不拔的科学态度深深感染着在场听众。报告会结束后,在场的师生们纷纷与曹教授交流心得,合影留念。